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的發展應用讓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工作效率得到較大提升。未來銀行業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用前沿科技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記者採訪了金融機構有關負責人與業內專家。
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逐漸推動行業發展,對提升金融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以及決策、管理和風控效率都帶來了積極影響。“人工智能將深刻重塑金融行業生態格局。”4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國民財富發展研究合作平台2025春季峰會上,國民財富發展研究合作平台理事長李劍閣表示,金融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型、效率敏感型行業,具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豐富場景、廣闊空間和巨大效益。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長尚福林表示:“大型計算機的普遍應用和光纖衛星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球王會體育,實現了銀行的互聯互通。近年來,我國全社會和各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取得了快速進展,並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包括前瞻性推進適度超前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政府主導的信用信息中心建設球王會體育、海量的數據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這些為金融智能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智化還有效提升了商業銀行的效率。工商銀行副行長段紅濤表示,工商銀行加快金融服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截至2024年末,工行手機銀行移動端月活客戶數達到了2.6億戶,工銀e生活月活客戶數達1930萬戶,開放銀行全面交易額達375萬億元。工行自主建設的行業首個千億元級大模型“工銀智湧”在20多個業務領域、200多個場景實現落地,承擔了相當于4萬多人的年工作量。
大數據的分析運用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模型分析企業的納稅數據、海關數據、工商數據等,可對企業信用情況進行全息畫像,助力金融機構全面掌握企業真實發展狀況。為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球王會體育,廣西桂林市銀行機構與稅務部門開展“銀稅互動”合作機制,推動企業納稅數據向融資信用轉化。桂林歐潤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峰表示:“因為企業的納稅信用評價良好,公司順利獲得了建設銀行審批發放的220萬元貸款。”
“人工智能一方面將有效提升金融從業者展業效率,促進解決行業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金融機構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和長尾客戶,推動普惠金融發展。通過智能算法和數據挖掘,還能為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興領域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李劍閣說。
數字化是商業銀行轉型的方向。2024年1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以數據要素和數字技術為關鍵驅動,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競爭力。
在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加大對金融科技領域的戰略投入。2024年多家上市銀行年報顯示,國有商業銀行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2024年金融科技投入共計1254.59億元,較2023年1228.22億元的金融科技投入增長2.15%。其中,工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285.18億元,農業銀行信息科技投入249.7億元,中國銀行信息科技投入238.09億元,建設銀行金融科技投入244.33億元,郵儲銀行信息科技投入122.96億元,交通銀行金融科技投入114.33億元。
商業銀行的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2024年末,工商銀行金融科技人員3.6萬人,佔全行員工總人數的8.6%;交通銀行金融科技人員9041人,較上年末增長15.70%,佔集團員工總人數的9.44%,較上年末上升1.15個百分點;中國銀行科技條線人,佔集團員工總人數的4.78%;建設銀行金融科技類人員16365人,佔集團員工總人數的4.34%。
“我行堅定不移推進數字化新交行建設,加快技術、業務、渠道、流程和產品服務的重塑,著力構建服務政務民生、產業運行與消費生活的各類生活場景,注重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賦能精準獲客、融資增信、風險計量、管理決策,探索零售業務線上經營能力。”交通銀行行長張寶江說。
郵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牛新莊表示:“郵儲銀行將數字金融納入中長期戰略核心,加快構建‘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核心競爭力。郵儲銀行手機銀行打造陪伴式數字員工,將人工智能球王會體育,、大模型等技術與客戶旅程深度融合,支持多模態交互、業務咨詢和辦理、營銷推薦等多種場景的用戶體驗。郵儲銀行在貨幣市場和票據市場上線大模型交易機器人,貨幣市場交易在線智能詢價與應答場景,單筆詢價交易平均耗時僅22秒,比以前人工詢價的時間縮短約94%;票據交易單筆營銷招生,、審批僅需5秒至10秒。”
數字化也為銀行深入服務縣域和農村金融市場提供了可行性。農村商業銀行等涉農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積極創新推出線上信貸產品,提升涉農貸款效率。浙江農商銀行系統轄內龍港農商銀行業務發展部負責人張思思表示,該行推進發展“豐收互聯手機銀行”和“豐收一碼通”新興支付業務,構建移動金融生態圈,目前互聯網用戶數達23.5萬戶。浙江農商銀行系統轄內文成農商銀行業務部門負責人陳菲菲表示,該行依託大數據和移動金融技術開展風險排查,批量導入農戶白名單,持續優化“線上申請、自動審批、即時放款”一站式服務。線萬戶。
“商業銀行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以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為例球王會體育,銀行依託大數據與模型進行智能決策,可以更準確地判斷客戶的資信水平。有效緩解國內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小微企業貸款實現快速增長。”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發展金融科技需要守住安全底線。金融科技面臨著數據洩露、隱私保護、合規性等多方面的挑戰。金融業需要高度關注新技術背後的算法“黑箱”、數據污染、模型缺陷等潛在隱患。
“人工智能讓數據的應用價值凸顯,也讓數據的安全防護變得更加復雜。金融機構每天都在處理海量的數據和復雜的交易,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如果虛假信息被灌入訓練模型,有可能污染模型的訓練數據。一旦涉及金融交易、風險分析,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尚福林說。
中國銀行首席信息官孟茜表示,需要確保人工智能應用的安全碩士考試,、可靠、可控,要築牢企業治理、業務安全、技術安全三道防線。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部分場景應用時需要使用大量隱私數據,在部署和訓練時要嚴加防範信息洩露風險。
“要高度關注人工智能運用可能帶來的風險。監管機構應採取包容審慎的態度,高度關注、密切跟蹤,對人工智能運用的潛在風險不能放任不管。”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副理事長陳文輝建議。
商業銀行需要在運用金融科技時守牢安全底線,提升全面風險管理的水平。“交通銀行始終堅持將風險管理作為生命線,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持續提升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的能力,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衝擊球王會體育,持續提升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安全管理水平,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張寶江說。
築牢安全底線需要商業銀行強化數據治理。董希淼建議,一是加強制度安排,完善治理架構。將數據治理融入全行戰略,明確董事會球王會體育、監事會球王會。、高級管理層和相關部門治理架構;二是加強數據管理,提升數據質量。制定數據治理章程、專項辦法、工作細則三梯次的制度框架,建立數據治理監控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建立自我評估機制,完善基礎數據平台、分布式大數據平台、數據運用雲等的建設;三是提升運營能力。注重全生命週期數據的管理與存儲,加強與征信、工商、稅務、海關等政府部門及第三方公司合作,加強數據資料的統一管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營銷獲客、風險管理、投資顧問、用戶體驗等;四是保護數據安全,加強風險管理。(經濟日報記者 彭 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